你一定注意到了,台灣現在正陷入一片英語狂熱中,
幼兒教育受到單一英語入侵呈現畸形發展,
再加上家長們要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的迷思,
在台灣,不到三歲孩子都在拼命學英文。
幼教學界出身的張湘君,
不諱言自己也曾經帶著女兒墮入全英語的神話世界,
但目睹許多怪誔現象發生後,
張湘君頓時省悟,
如今非常希望能以女兒學美語的苦果為例,
喚回更多執迷不悟的父母心。
張湘君是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所長兼系主任,
她是幼教專業學者,
留美回台後,
自是頗為肯定英語的重要性。
雖然現在台灣開始出現美語學習的負面討論,
但坦白說,
一開始,張湘君不但不反對全面學習美語,
她甚至在自己的小女兒身上進行實驗,
想試試藉著「浸泡式學習法」,
讓女兒學得一口好英文。
所謂「浸泡式學習法」
就是把她不及三歲的女兒從幼稚教育起就送到全美語的英語環境中學習,
回家時,
雖然和女兒說的是中文,
但家中電視只看英語頻道,
弄得女兒直到別人家裡,
才知道巴斯光年也會講中文。
這樣一來,
女兒學英文不是用「教」的,而是用「泡」的,
希望在潛移默化中,
不用移民一樣可以學英文到一定程度。
於是,
她的女兒像台灣時下流行的美語幼兒般,
從小接觸最多的是外籍老師,
美語幼兒學校嚴格要求"No Chinese",
一旦說了自己最熟悉的母語,就是"Bad Girl",
女兒在這樣的環境下漸漸長大。
但張湘君很驚訝,
女兒身上竟看到太多問題發生了。
純英語的學習對小女兒產生極不同的文化衝擊,
因為待在幼稚園和外籍老師相處時間太長,
女兒個性變得非常外向,
在肢體上喜歡擁抱,
會要求大人說"Sorry",
很多價值觀和父母明顯不同,
言談間亦不排斥長大可以嫁給外國人。
同時,
女兒自言自語時是說英文,
講中文也是怪腔怪調,
會說「念我一本書」(Read me a book),
張湘君要求她說中文時,
女兒便說:「你好嗎?今天」、「我肚子很餓,現在」。
台灣兒童學英語全靠老師輸入,
而全美語的學費很高,
但投資報酬率卻相對偏低,
張湘君最後終於領悟到全美英語和移民到美國完全不同,
台灣父母付的成本太高了。
此外,
一般孩子約是從幼稚園開始學中文,
但全美語幼教的孩子卻從小學一年級才接觸中文,
已經比別人晚了三年多。
張湘君的小女兒因此覺得中文太難,
根本不喜歡中文,
寫功課時很痛苦,也很勉強。
純美語的學校從中班起開始教英文閱讀,
所以英文是她閱讀的母語,相較下中文就難多了。
自此之後,
她的小女兒看到英文就覺得很親切,但看到中文就頭痛。
更嚴重的是,
小女兒不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對西洋文化如數家珍,對中國的端午元宵則全無興趣,
自我認同出現混亂。
又因為泡在全美語環境太久,
孩子一口外國腔常被誤以為是小老外。
張湘君問自己:
我們究竟是要培養一個英語流利的庸才?
還是培養一個英語說得通就可以的專業人才?
張湘君發現,
獨尊英文的情況下,
反而會排擠掉其他課程,
更何況,這樣的孩子英文還不見得流利。
只要談起台灣當前的英語熱,
張湘君心中便是百味雜陳,
女兒學英語的故事其實可以給很多心急的父母一個參考指標。
如今張湘君非常明確地反對全英語的幼兒學習環境,
但這個市場卻是擴張迅速,
特別是在台灣七、八個縣市都已經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上英文課時,
張湘君注意到幼兒美語生意突然大幅增加,更令張湘君憂心。
張湘君指出,
有很多全美語幼兒園根本是以補習班立案,
安檢不符合幼兒園的嚴格要求,但政府都不管;
也有些全美語的幼兒園以家長的支持作靠山,
要收多少費用家長一定同意,
對於上門評鑑的教授根本毫不在乎。
家長會要求幼兒教師把證書掛在校門口,
卻從來不要求看看外籍教師的學歷,
只要長得一付老外臉就好了,
也不知道這個老外是不是合格老師?
因為家長根本不敢和老外說話,
看到老外家長逃得比誰都快,
把外國人高舉在上,心態就跟殖民地沒有兩樣。
現在,
她的女兒每周六反而開始補習中文,
張湘君還考慮以後要把英文課完全停掉。
孩子學英文的事令她感觸良多,
張湘君注意到台灣家長從來不談不好的事,
她提出警告又總有「狗吠火車」的感覺。
張湘君前後兩種冷暖心情,又有多少人能體會?
留言列表